4月26日,在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車間里,工人和往常一樣忙碌,不過不是忙著生產產品,而是忙著檢查產品。他們需要查看每個產品的孔位準確度、邊緣平順度、粉塵顆粒度等細節。
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偉杰介紹,以前廠里的自動化率只有40%,如今卻已達到80%。其中噴漆環節,全程由6臺機械手進行,根據設定好的程序,機械手會給產品噴上底漆、色漆、光漆三道漆,再經過烘道烘干完成。每班可完成1200多件汽車尾翼,相較于人工,生產效率提升了50%。
一切的改變,來自于公司下定的一個決心。
2018年,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入駐沙埔金屬精加工產業園7年,作為上汽通用五菱的一級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,每個月都發近10萬件零部件銷往重慶、青島、柳州河西等地五菱主機總廠,2018年年產值約1.15億元。
正值發展高峰,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卻做出了兩個大動作。
一個是產品轉型,雖然主打產品汽車行李支架熱銷市場,但公司卻決定轉為生產汽車尾翼、尾門拉手等多個產品。雖然都是生產汽車零部件,但不是說轉就能輕易轉的,不同的部件有不同的模具,而一個模具就是十幾萬至百萬不等。
另一個是生產線升級,增加自動化設備的運用。自動化設備不是買回來就算增加了的,如何與生產線匹配是關鍵。如增加的機械手,為了更好的完成噴漆作業,需要進行多次實驗和調試,從而能靈活、均勻、全面地給產品噴漆,而這花費的資金又是400多萬元。
歷時兩年,前后投入2000多萬元,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轉型升級終于初顯成效。鄧偉杰介紹,今年一季度,公司實現產值約2000萬元,去年同期才是700多萬元。
明明發展順利卻要轉型,即使投入不小也還是堅持要轉型,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下的是一盤“大棋”。
公司總經理姜志信說,做企業要目光長遠,智能化、自動化是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,自然也是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堅定不移的選擇。
今年,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信心十足,準備好要大展拳腳,卻又被一個問題難住了。硬件設備提升了,但工人的素質卻有點跟不上,如何提升工人的職業技能成為關鍵。
當天,沙埔鎮黨委書記覃建球帶著企業服務小組,來到柳城塑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和需求,針對企業的問題,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。
覃建球說,針對不同的情況,有不同的做法。像提升工人職業技能,縣里會定期組織專業的老師,開展專業的培訓,開展職業技能競賽,還會實施定向委培。針對企業季節性的用工難,會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登記,到企業有需求時,可以牽線搭橋,快速培訓快速上崗。
今年,柳城縣啟動“企業服務年”活動,分別組建農業、工業、服務業、建筑業和房地產業4個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組,全縣各部門積極行動,幫助企業解難題、提效益、促升級,回應企業需求,助力企業健康成長,推動柳城縣經濟高質量發展。